Home

/

Article

/

水产世界

/

406-article-02

September 09 2025

室内养殖龙虎斑优势&挑战

室内养殖龙虎斑优势&挑战 - 农牧世界

Share this

Facebook WhatsApp图标 Telegram图标

在科技驱动农业升级的时代,水产养殖也迎来了变革。明日皇朝室内水产科技创始人杨锦添,以创新精神开创室内水产养殖,通过生物絮团技术管控和优化水质管理,成功提升养殖效率,并荣获“第22届马来西亚十大最佳龙虎斑大奖”。在环保、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室内养殖模式不仅克服了传统养殖的挑战,也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杨锦添2020年开始投入养殖,2023年底正式室内养殖龙虎斑,2024年荣获“第22届马来西亚十大最佳龙虎斑大奖”。

 

杨锦添,明日皇朝室内水产科技(MD Aquatech Bhd)的创始人,从养虾起步,到养殖鱼类,凭借其努力与创新,荣获2024年第22届马来西亚全国水产养殖锦标赛“马来西亚十大最佳龙虎斑大奖”。然而,他的水产养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从零开始,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摸索。

初涉室内水产养殖

他透露,自己是透过朋友的介绍涉入水产养殖行业,虽然2020年的经济环境不佳,但他仍决定投入其中。 “我们从养虾起步,因为养虾的时间比较短,每半年可收成一次。”而且室内养殖相比传统的户外养殖能够有效解决多年面临的问题,尤其是水质污染问题。

明日皇朝室内水产科技位于双溪毛糯,占地1万平方公尺。室内养殖能够有效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

 

他强调:“更关键的一点,是室内养殖的规模可大可小,不像户外养殖需要较大的场地和高昂的投资,初期投资也相对低廉。”

杨锦添在2023年底正式开始养殖龙虎斑。在此之前,他已经有3年的室内养殖咸水虾的经验,因此对盐水的使用和管理并不陌生。当决定尝试室内养鱼时,他同时测试了淡水鱼与咸水鱼两个品类。最终,他选择了宝石鲈作为淡水鱼养殖对象,而咸水鱼则锁定在龙虎斑。

这是因为市场对龙虎斑的需求较大,这种鱼类深受餐馆和酒楼的青睐,市场接受度高,销路稳定,为养殖者提供了可靠的销售渠道。其次,龙虎斑的养殖周期相对适中,相较于其他海水鱼,其生长速度较快,一般只需1年左右即可收成,有助于提高资金回笼的效率。

此外,龙虎斑适应室内养殖环境,能够利用现有的盐水资源,无需额外投入水质调节设备,这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也提高了养殖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在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养殖周期及环境适应能力之后,杨锦添选择了龙虎斑作为主要养殖品种。

生物絮团技术通过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来调控水中的碳氮比,稳定水质环境,提高鱼儿的存活率。图右为生物絮团里的龙虎斑。

 

应用生物絮团技术

他的养殖场位于双溪毛糯(Sungai Buloh),占地1万平方公尺,全部改造成养殖池塘,采用室内养殖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有效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雨水对pH值和咸度的影响,同时维持较为稳定的水温。

杨锦添的养殖场采用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 BFT)系统,这是一种可持续的水产养殖技术,具有多重优势。生物絮团技术(BFT)的运用,主要通过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来调控水中的碳氮比。该技术能够分解水中的氨(Ammonia)、亚硝酸盐(NO₂)和硝酸盐(NO₃),稳定水质环境,为鱼类生长提供更健康的生态系统,从而提高存活率。这些优势使得杨锦添的养殖工厂在环保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

“生物絮团系统是用益生菌去分解水里面的有害气体。益生菌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当它的数量足够时,坏菌就不敢作乱。”杨锦添解释道。

室内养殖的水温基本维持在28℃~30℃。由于没有太阳直射,不会产生剧烈温差,温度较为稳定。这种温度稳定性有助于提升养殖生存率。

室内养殖的最大优势在于可控性强,能有效规避天气变化、污染物、天敌和病害侵入等风险。

 

高可控性核心优势

杨锦添表示,室内养殖的最大优势在于可控性强,能有效规避天气变化、污染物、天敌和病害侵入等风险。养殖户可以通过调节pH值、氧气含量、益生菌浓度等参数,确保鱼类的生存环境处于最佳状态,提高了存活率。

室内养殖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不少挑战。首先,相较于传统的土塘养殖,室内养殖的成本较高,尤其是设备投资和水处理费用。其次,由于养殖面积受限,相比于室外土塘,单次养殖的规模较小。此外,室内养殖对技术管理的要求也更为严格,需要养殖者时刻监测水质参数,并精准调整生物絮团系统的运行,以维持最佳的养殖环境。

在养殖管理方面,他特别强调水质监控的重要性。例如,当水中氨氮含量升高时,会增加益生菌的投放量以进行分解;当氧气不足时,则会启动增氧设备。此外,工作人员需定期检测pH值、温度等指标,确保环境维持在最佳状态。

目前,杨锦添的养殖流程从鱼苗阶段开始,所有鱼苗均从本地供应商采购。他希望在未来3至4年内,实现宝石鲈的自主繁殖,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可控性。

养殖场内的鱼苗均采购自本地供应商。杨氏希望未来能实现宝石鲈的自主繁殖,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可控性。图为工作人员正在投放鱼苗。

 

直销模式提高利润

杨锦添深知,室内养殖的成本较高,因此必须精准定位目标客户。他表示:“这就涉及定位的问题。因为我们并非以量取胜,所以不走批发路线,而是专注于打造健康、无药、无污染、无重金属的优质产品。”

此外,他采用益生菌调节水质,而不是等到鱼生病后才投放药物,确保在养殖过程无添加化学药物。

在销售策略上,他选择直接面对消费者,省去中间商环节,提高利润空间。尽管价格较高,但他提供了独特的价值,让客户能直接到养殖工厂选购活鱼,亲眼见证无污染的环境。因此,他选择面向愿意为品质买单的特定消费群体,而非大众市场。

“我们的销售模式在市场上较为罕见。由于价格较高,大众消费者普遍难以接受,因此我们的目标客户主要是高端消费者。”

至于如何开发客源,他认为网络的传播力不可忽视,特别是精准客群的口碑效应至关重要。而这些客户群体本身也会口耳相传,形成自然推广。

他们采用益生菌调节水质,确保养出健康、无药、无污染、无重金属的优质水产。

 

展开融资扩大规模

作为第22届马来西亚全国水产养殖锦标赛“马来西亚十大最佳龙虎斑大奖”的得主之一,杨锦添表示,这个奖项不仅是对他努力的认可,更是对室内养殖模式的肯定。

他不认为自己在比赛中获奖有什么特别的优势。他表示,参赛者里面只有他从事室内养殖。这次比赛的认可让他坚信,室内养殖的龙虎斑能够与室外和海水养殖的品质相媲美。他指出,市场上很多消费者持有一个观念,认为养殖的肉质较软,口感和风味不如海捕或河捕的鱼。但他认为,室内养殖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获得认可,说明他所生产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品质。这也意味着,如果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这一模式同样有可能找到出路。

获奖让杨氏坚信室内养殖的龙虎斑可媲美室外及海水养殖的品质。若能实现规模化生产,这一模式亦有望找到出路。

 

杨锦添对未来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他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扩大养殖规模,提升产量。他透露:“我们在2024年就进入了融资的道路。”他们在万挠(Rawang)找到了一块较大的地方,准备建设新的养殖工厂,并正在进行融资,来增加鱼池的数量,提高产量。

他指出,粮食危机和水源污染问题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农业和养殖业的未来发展。他强调,关键在于寻找真正的投资者,尤其是那些能够洞察农业潜力的人,都会愿意投资长期稳定的项目。

杨锦添坚定地说:“室内养殖是一种趋势,虽然现在成本较高,但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接受度的提升,未来的前景会更广阔。”◆

文■曾佩玲 图■杨锦添



If you can't see the comments after a few seconds, try reloading the page.

Not subscribed to our magazine yet?
You can now subscribe to our magazines directly

Shortcut - 农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