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04 2023
台湾最早规模化栽培榴梿的创始人
2 公顷的果园种了约200余株名种榴梿,株距较紧密,但由于刻意进行矮化断心到5 米以下,成年株的行间还保留相当宽敞的作业道路。基本上黑刺、竹脚、猫山王不在话下,也网罗少数泰国品种,果园结束7 月份的产季,目前打算进行催花作业,部分枝条也看到了花苞……
9月底的夏末,台湾屏东南部并未见初秋痕迹。比约定的时间晚了15分钟到达榴梿魏农场,魏老师“全副武装”的在午后3点的阳光下整理草地。
进行矮化断心到5米以下
过去几经路过该片位于屏东潮州镇和崁顶乡的交界,占地2公顷的果园,只见园区大院深锁。今天总算得以和大家见证台湾最早规模化栽培榴梿的创始人园地。 2公顷的果园种了约200余株名种榴梿,换算行株距较大马紧密,但由于刻意进行矮化断心到5米以下,成年株的行间还保留相当宽敞的作业道路。基本上黑刺、竹脚、猫山王不在话下,也网罗少数泰国品种,果园结束7月份的产季,目前打算进行催花作业,部分枝条也看到了花苞。
魏德昌老师主业在北部大学教授电机工程。大部分时间都在北部上课,假日时间才有空回来亲自打理园地。
目前在大学办理退休,即将全心投入果园管理。聊到为何会栽培榴梿,魏老师表示,自己是当地人,在12年前买入这块土地时,也是无心插柳,当时榴梿栽培还算一片空白的屏南,魏老师本身也尝试了不少热带作物,最后选定榴梿发展。
由于技术和种苗上都没有参考对象,闲暇之余只能利用自己在科学上的试验精神,摸索出榴梿嫁接和繁植的技巧。目前,榴梿魏农场也定期提供嫁接和种苗的培训收费课程,传播种苗照顾技术。由于果园实践能力快、实务经验足,因此也受到农政单位的肯定,不定时在这里举办榴梿栽培研讨会,魏老师目前的榴梿班员已超过400余人,是一股很强推动热带果树的民间影响力。
台湾榴梿园的园艺管理
笔者在几个台湾南部榴梿园的造访中,发现几乎都使用草生栽培。从管理投入的角度,初期不管是撒种子或是培养原生草种的方式,都要经历一段人工或机械除草的阵痛期。能在整地时将土地拉好些坡度(缓坡),能有利于机械作业。
魏老师的果园也并未平坦,但坡度能使用坐式除草机整理大面积杂草。病害方面,叶片常见的炭疽病、叶枯病还是常见,但树身的黑头病(疫腐病)几乎未见。大多数农户还是能注重积水的预防,也让疫腐菌的传播无机可趁。
还有一个和大马常见的问题,就是树势的修剪。以挂果采收为目的的经济栽培,留取合理化的枝条和花量是高产的要素之一。虽然魏老师比较保守,认为一棵9年树能挂上30粒果就满足,但以其健壮的树体和留取的挂果枝判断,轻易达到50粒果以上不是问题。在此时,魏老师已经使用3次高磷钾进行催花。高浓度的磷钾,尤其是钾肥,在生理层面上是用来抑制氮素营养生长的效应,向开花座果的方向过渡。
给大马农友的一些参考
总结这次的访问,给大马农友一些总结感想。
第一、劳动力投入下,榴梿魏面积大小相当于本地4~5英亩的果园,符合很多大马刚投入榴梿种植的假日小农,和专业农民比,榴梿魏农场并未能天天投入,能发展当下规模和水准实属不易。
第二、正视农地的土壤问题。不少台湾的榴梿农友能在土壤改良、坡度优化进行投入,相对大马很多果园是从油棕和橡胶林直接翻种,土壤性状面对复杂的历史因素。但台湾很多土地,也何尝不是由长期缺氧的水田、流失严重的槟榔园等转化而来,所以说土壤条件还是差不多(不好)的。
第三、台湾重视植保问题,能将看不到的病虫害化于无形,有赖于绵密的农资销售点和丰沛的专业资源;且基本上各类型产品和销售都有规范保障。
第四、专业和态度是两回事。魏老师在本职专业上和农业虽然差异很大,但不可否认其知识让他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机会较高,这主要建立在能接收新事物并加以实践的基础上。网络发达时代,学习资料并不缺乏。
第五、台湾乃至于中国大陆的榴梿栽培,还是受限于天候因素,对国际市场影响力可以说微不足道。以期担忧市场,不如先反思聚焦在果园病虫害和营养的管理,当前大马的农资销售体系和服务水平,也还有很大的进展空间。
如果您在几秒钟后无法查看评论,请尝试重新加载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