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31 2024
汽车脚踏垫生产大厂新沣企业积极投入渔电共生养殖产业,投资成立贝理有限公司,在嘉义东石乡港口村成立了室内型渔电共生白虾养殖场,并与农业科技研究院合作,采用益菌絮团养殖模式成功养殖白虾……
渔电共生就是能源转型政策中的重要一环,不仅是发展太阳光电,也借此改善养殖环境。嘉义朴子新沣企业是汽车脚踏垫的生产大厂,也是业界知名的防水膜制造商,近年投资成立贝理有限公司积极投入渔电共生养殖产业,在嘉义东石乡港口村成立室内型渔电共生白虾养殖场,并与农业科技研究院(以下简称农科院)合作,使用益菌絮团与防水布膜的新型养殖模式。
渔电共生产学交流
在2024年4月10日,贝理公司与农科院合作,在嘉义县新沣企业的马稠后园区举办“渔电共生产学研联盟”第4次产业资讯与议题交流会,会议现场设置直径28米OBC布膜示范池以及专为太阳能板设计的固定件和胶条供与会来宾参观,会后并实地参访室内型渔电共生白虾养殖场。
新沣企业董事长陈世文指出,新沣企业不只是汽车脚踏垫及防滑地垫的生产大厂,同时也是防水膜专业制造厂,由于嘉义县是养殖大县,长期以来也极为关注养殖业,投入渔电共生已经长达5年之久。他们参观考察过许多渔电共生养殖场,发现了许多硬体设备上的缺点,因此在建造渔电共生养殖场时,做了很多项目的改善,也研发制造太阳能板间隙专用固定支架以及间隙胶条。
改善现有太阳能板组装缺失
新沣企业针对现有太阳能板组装搭建的缺点进行多项改善。陈董说,他们设计的固定沟槽及胶条,不只安装方便省时省力,雨水可以顺利导出,也方便工人日后的清洁作业时的落脚踩踏,而不会损伤太阳能板。估计太阳能板被踩坏的大约有10%。而胶条在阳光照射几个月后就会出现翘起的情况,不只造成密合度不佳,导致漏水情况。在做清洗作业时,机器也会受到阻碍,无法顺利进行清洁作业,大该3、5年就必须要更换。新沣针对上述缺失,将胶条改良成硬质复合型材料,并嵌合铝片减低变形改善了缺点,不会有缩收和变形现象。 “新沣做这些太阳能板固定配件产品历史悠久,非常的了解,做出来的产品就是要简单、坚固、耐用、好施工。”陈董说。
橡胶胶条是渔电共生案场的太阳能板配件之一,市售现有胶条产品在阳光长期照射下大多会产生缩收或翘起的现象,导致密合度不佳,新沣企业针对这些缺失所研发设计制造的光电板固定件及胶条,可避免太阳能板组装时产生高低差或大小不一的情况。
现在人工成本极高,产品不好用就是浪费人力。现有光电养殖场极少有加装导水装备,这个导水设计减少强降雨对光电板底下的养殖生物带来环境剧变的压力,增加的成本并不会太多。
“胶条变形数量少时没关系,但是多的时候怎么办?要补救很麻烦。这个设计有申请专利,可以解决现有设备的缺失。”陈董说。看过许多光电场工人,动作都很粗鲁,踏坏太阳能板也不在意。其实被工人踩坏也不知道,因为外表看不出来。 “现场看过工人组装太阳能板的施工,有时一坪大小的板子塞胶条花了一个小时还做不完,因为可能前面施工不准确,缝隙大小不一,胶条很难塞进去。”
新沣企业的太阳能板固定件和胶条都是搭配好的,施工容易,技术含量低。需要技术的叫“师傅”,市面上没有那么多的师傅。固定件及胶条安装也需要花一点成本,但是和多花时间施工的工资相比较,绝对是非常便宜的。
材质更好的OBC布膜养殖池
新沣企业陈智毓经理指出,在现场示范的圆形养殖池,直径28米,池高1.5米,表面积615.7平方米,蓄水量可达923.6吨,接近1分地的养殖面积。一般养殖池使用布膜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质,新沣企业自行设计研发制造的防水布膜池采用的是OBC防水布膜,兼具HDPE的功能,且防渗、防腐、化学稳定性更好,而且制造过程及加工皆不会有有毒物质释出,并可以完全回收再利用,在价格上也具有竞争力。示范池池壁以PVC管(管内灌注水泥)作为支撑骨架,不仅支撑强度够,PVC及水泥材质都可以有效避免海水盐分的锈蚀。 “这个直径28米的示范池建造成本只要大约台币60万元。”陈经理说。
“布膜搭接和其他品牌一样,有施工合作厂商,也有自己的机台搭接施工,客户可以根据需求决定。OBC布膜比一般HDPE比较Q软,搭接黏性更好。”陈经理说。
在鳌鼓示范场里最大池子是1,077平方米,过去其他养殖场搭建布膜池会用到铁件,这在沿海地区容易生锈,新沣企业研发的养殖池则完全没有用到铁件,包括柱子也是用PVC管灌水泥,固定布膜的边条采用塑件材质,避免生锈情况,可以延长使用年限,使用50年以上。新沣养殖池已经配置2个塑胶管,方便业者根据自身需求使用,例如做曝气或者是清池后的清洁排水。
陈智毓经理表示,贝理有限公司渔电共生养殖场面积将约8分地,共12个池子,分别为3个蓄水池及9个养殖池,1~3号池面积较小,为2个410 平方米及1个229平方米,为前期虾苗阶段放养。 4~6号池为718平方米、951平方米及584平方米,做为中虾阶段养殖。 7~9号池1,077平方米、1,026平方米及1,042平方米,三阶段池子之间有高地落差,1、4、7号池之间水路是串连的,有高低差及阀门设计,1号池虾苗(前期)放养两个月后打开阀门就可以将虾排到4号池,养殖两个月后可以排到7号池。 7号池(后期)有收成设计,铺上渔网打开阀门泄水可以直接收虾,不需要另外请网工。 “这个设计可以减少搬池的活体损耗,提高育成率,同时也节省收成的时间以及人力成本。”陈经理说。
农科院技术支援合作养殖
在养殖技术方面,贝理有限公司室内型渔电共生白虾养殖场和农科院合作,农科院水产科技研究所所长林学廉表示,贝理有限公司使用的7种益生菌及强壳配方由农科院提供,另包括虾苗入池前与每月定期检验,养殖SOP的技术提供。 “双方每日定时开视讯会议。即使节日期间也没有中断,人要放假虾子可没有。”
贝理有限公司渔电共生室内型白虾养殖采益菌絮团养殖,水体中以好养微生物为主体,经益生菌作用,与有机体及无机体等凝集形成的团聚物,也就是由细菌、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和一些无机物质相互絮凝组成。其功效可以形成稳定水色,分解水中有机物质与氨—氮、硫化氢等无机物质,制造安全的养殖水质条件。
贝理有限公司放养的是SPF虾苗,入池前要检测一次,入池后每个月检测一次,确保养殖过程中没有病原存在。放养密度室外型200只/m2以下,室内型200只/m2以上,未来可能会再提高密度。养殖水盐度20~30ppt,养殖前水源用氯剂消毒,避免带原者混入(例如甲壳类)。水质方面定期检测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等各项水质条件。 “环境要能控制,这方面室内池比较好操作。”林学廉说。
在饲料方面,目前市售配方饲料一般都是针对户外池养虾所设计,室内养虾必需额外增加增红及强壳配方。 “目前渔电共生养虾案场越来越多,室内池和室外池需要的饲料完全不同,建议饲料厂也考虑研发生产室内专用虾料,这点可以用化学原料或益生菌去着手。”林学廉说。
在室内池则不用考虑藻相,但还是会有水色, 这是受到细菌相的影响,大型藻是不应该出现在室内池。益生菌方面,主要添加消化细菌、硝化细菌及光合成菌,农科院提供菌种后由贝理有限公司以 500L FRP桶进行培养。所有使用的益生菌都是经海水驯化,效果会比较好,适用于海水养殖。估计益生菌培养基每公升成本大约是台币5元。其中有一菌种需在400~600T池子引水扩培。
渔电共生白虾养殖因子有以上所述7大项目要控制:生物、环境、水质、饲料、藻相、益生菌相、病原菌相,这7个项目如果是可控的就能养虾成功,如果其中一项破功,养虾就可能会失败。以现在渔电共生的模式不需要花很多的经费和技术就可以做到环境可控。 “关键技术有两点,就是必须将过去养殖观念打掉重练,重新归零,以‘益菌絮团’模式养殖。”林学廉说。
林学廉指出,贝理有限公司室内型渔电共生白虾养殖场的缺点是光照不足,淡水水源不稳定,之前未建立防疫模式,养殖成功率较低,去年由农科院技术支援合作养虾,重新建立了养殖及防疫模式,2023年11月放养虾苗,到目前为止(2024 年4月中旬)养殖还算成功。 ◆
(《养鱼世界》授权刊登)
如果您在几秒钟后无法查看评论,请尝试重新加载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