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文章

/

水产世界

/

407-article-11

October 09 2025

集约化管理促进效益 网箱养殖罗非鱼优势多

集约化管理促进效益  网箱养殖罗非鱼优势多 - 农牧世界

分享这个

Facebook WhatsApp图标 Telegram图标

罗非鱼网箱养殖技术涵盖了水域选择、网箱设计、苗种投放、饲料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及捕捞销售等环节,只有各环节互相配合到位,才能有效提高养殖成活率和产量。

罗非鱼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力强,是养殖户的首选。基于对环境拥有高适应性,何种模式养殖都可以,促使很多养殖户因应各自的养殖场环境进行不同的模式养殖,其中就包括网箱养殖。

罗非鱼生长速度快之余,也拥有适应性强优势,容易存活于各种养殖环境。

 

选址是关键

网箱养殖是一种集约化、高效化的养殖方式,通常用于自然环境中。进行罗非鱼网箱养殖,首先需选好养殖水域。理想的网箱养殖场应选择在水质清新、水流缓慢、水体流通性强的湖泊、水库、河道或水电站尾水区。水深以2~6米为宜,要求水体无污染,pH值在6.5~8.5之间,溶解氧含量维持在5mg/L以上,以满足罗非鱼的生长需求。

网箱的设计与布设是养殖成功的关键。通常采用聚乙烯网片制作成的立方体或长方体结构,尺寸常见为4×4×3米或5×5×3米,底部稍高于水底,以避免淤泥进入。网目大小根据鱼体规格而定,幼鱼阶段使用网目为1~2厘米;成鱼阶段使用2.5~3厘米。

网箱应设在通风、光照适中、无水草缠绕的位置,并通过浮子和锚固装置固定,确保稳定性。

理想的网箱养殖场应选择在水质清新、水流缓慢、水体流通性强的地方。

 

养殖密度

一般上,每立方米网箱可投放50~80尾鱼苗,苗规格在3~5厘米。密度过高会造成溶氧不足、饲料浪费及疾病传播,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投苗前应进行鱼苗消毒处理,可用稀释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10分钟,以防止病原菌带入网箱。

饲料管理方面,罗非鱼属杂食性鱼类,以植物性饲料为主,也可摄取动物蛋白。养殖中一般采用颗粒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在28%~32%,根据鱼体大小分阶段进行投喂。投喂次数每天2~3次,早晚各一次。

投喂量控制在鱼体总重的3%~5%,视鱼的摄食情况、天气和水质变化进行调整。应坚持定点、定时、定量、定质的投喂原则,避免饲料浪费和水质恶化。


罗非鱼属杂食性鱼类,以植物性饲料为主,也可摄取动物蛋白。

 

水质管理

基于网箱罗非鱼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养殖户应定期检测水体的溶氧、pH、氨氮等指标,遇到高温或阴雨天气需加强水体增氧。若有条件,养殖户应每月清洗网箱1~2次,清除附着物及残饵,以确保水流通畅和鱼只健康。

疾病防控在网箱养殖中尤为重要。常见疾病包括水霉病、出血病、肠炎病等。出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关键策略。日常管理中应保持水体清洁、饲料新鲜,定期使用生物制剂或益生菌增强鱼体免疫力。

罗非鱼的养殖周期通常为5~7个月,从鱼苗长至500克左右即可上市。

 

一旦发现病鱼,应及时隔离处理,并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投喂过程中可适量添加大蒜素、维生素C等,提高抗病能力。

罗非鱼的养殖周期通常为5~7个月,从鱼苗长至500克左右即可上市。在养殖后期应加强管理,注意调控密度、优化饲料配方,避免因鱼体过大引起生长缓慢或饲料转化率下降。捕捞宜在清晨或傍晚进行,使用网兜或升降网箱操作,减少鱼体损伤。 ◆



如果您在几秒钟后无法查看评论,请尝试重新加载页面。

还没订阅我们的杂志?
您现在可直接线上订阅我们的杂志

Shortcut - 农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