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种植世界

/

405-article-06

September 02 2025

青年农友接棒祖业 智能革新生产豆芽

青年农友接棒祖业  智能革新生产豆芽 - 农牧世界

Share this

Facebook WhatsApp图标 Telegram图标

在森美兰州,青年农人彭宝锋不仅继承了三代祖传的农豆芽工厂,更借助台湾求学时掌握的现代农业知识,引进智能化管理方式,精准控制水温、水质、灌溉时间等关键环节,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同时,为应对市场竞争,他通过优化储存与包装技术,扩大销售机会,实现产业升级……

彭宝锋在继承父辈豆芽厂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在台湾求学时掌握的现代农业知识,对传统的豆芽种植模式进行了改良。

 

在森美兰州的豆芽种植业中,青年农友彭宝锋将传统豆芽种植提升至智能化管理的新高度。他引进自动化管理设备,精准调控水温、水质、灌溉时间、湿度控制等每一个环节,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

赴台学习现代农业

彭宝锋今年29岁,家族三代皆从事豆芽种植。他在继承父辈豆芽厂“绿顶农事”(前称“淡边和兴山水豆芽”)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在台湾求学时掌握的现代农业知识,对传统的豆芽种植模式进行了改良,为这一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豆芽每4个小时重量就会增加约10%,因此任一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整批豆芽报废,因此需要从源头规避各种风险。

 

他回忆,自己在马来西亚完成高等教育文凭试考后,便选择前往台湾国立屏东科技大学海青班就读,选修“农园生产暨精致热带农业科”。他笑言:“当初选择农业种植,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成绩并不突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家族三代从农,我对种植也有兴趣,刚好有出国深造的机会,就选择了去台湾念书。”

台湾的课程设计较贴近马来西亚的农业需求,使他在学成归来后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家族事业。他坦言,虽然家里经营豆芽厂多年,但在真正接手前,他并未有太多实务经验。因此,面对新挑战时,他仍会向远方师长和同学请教。

传统的豆芽种植需要人工频繁浇水,而彭宝锋则利用传感器数据精准控制每个环节。图为第二代半自动化灌溉装置。

 

种子到培植环环相扣

豆芽的生长质量与种子的品质息息相关,而种子本身受天气、产地和采收季节的影响,每年的情况都可能不同。彭宝锋坦言:“有时候种子本身就有问题,比如产地气候不佳,或收成时适逢雨季,都会影响种子的品质。”

他们使用的是黑绿豆,属于绿豆的一种,不同批次的抗病性和生长速度都可能不同。由于豆子一年一收,品质也会随着时间推移和储藏方式而变化,年初的新豆品质较好,但到了年底,种子会老化而影响豆芽品质。为此,彭宝锋与供应商沟通,提供储存建议,使种子即便到了年底,品质仍能保持稳定。

彭宝锋的管理生产豆芽方式与父辈有很大的不同。他的父辈依靠经验进行种植,而他则依赖数据分析和智能监测系统。

 

豆芽的生长周期极短,在马来西亚通常只需3~6天,而“绿顶农事”的豆芽种植周期则控制在90个小时左右。

“豆芽没有光合作用,要完全遮光,而且不能使用农药和肥料,因为它们不会代谢这些物质,使用后反而会影响品质。要提高效率,就必须了解豆芽的生长习性,比如何时适合吸水、何时应该减少水分。”

他进一步指出,豆芽生长极快,每4个小时重量就会增加约10%,因此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微小错误都可能导致整批豆芽品质受损,甚至报废。与其他蔬菜种植不同,豆芽一旦出现病害,因周期短而根本来不及补救,因此需要从源头规避各种风险。

豆芽是可直接食用的蔬菜,因此他们在包装前会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豆芽的洁净度。这一点成了他们产品的优势。

 

智能检测提升效能

彭宝锋解释,水温对豆芽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他们家族的“淡边山水豆芽”采用山泉水灌溉,因其水温较低(约25℃),使得豆芽生长较慢,但品质更佳。相较之下,温度较高的水会加速生长,但豆芽的质量可能稍有下降。因此,他在种植过程中,会根据气候条件调整水温,以确保豆芽达到最佳状态。

彭宝锋的管理方式与父辈有很大的不同。他的父辈依靠经验进行种植,而他则依赖数据分析和智能监测系统。 “以前,我们只能通过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来判断是否要调整水量,而现在,我们可以根据传感器数据来精准调整每个环节。”

其豆芽包装采用透气性更好的材质,确保运输过程中保持新鲜。每盒分量适中,足够一个小家庭食用。

 

传统的豆芽种植需要人工频繁浇水,而彭宝锋的现代化设备使整个流程趋于全自动化。 “我们现在基本实现了无人化管理。放入豆子后,系统会自动控制水量、浇水频率和水温,直到采收时才需要人工干预。”

这套自动化系统的最大优势是稳定性,它能够根据设定好的程序精准控制水量和水温,避免因人工操作失误导致的质量不稳定。此外,该系统还能自动监测水质,一旦发现异常会立即停止供水,确保豆芽的安全生长。

与传统种植相比,全自动化不仅减少了劳动力需求,还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例如,过去人工浇水时,水分分布可能不均匀,而自动浇水系统能确保每一颗豆芽都能获得均匀的水分供应,从而使成品质量更一致。

芽的市场相对稳定,虽然单价低,但需求量大,如果管理得当,依然可以实现盈利。图为3公斤散装豆芽,一般运往菜市场销售。

 

优化包装应对竞争

近年来,马来西亚的豆芽厂数量在减少,目前全国约有20家左右,而小型豆芽厂正面临被大厂吞并的趋势。由于豆芽种植对时间和管理要求极高,许多小型豆芽厂因缺乏接班人或盈利不足而逐渐退出市场。

他观察到,市场上的竞争主要来自规模较大的豆芽厂。他的工厂占地约1英亩,平均2平方米能产出约150公斤豆芽,80平方米的种植面积可达4吨。目前,彭宝锋的豆芽工厂日产量约3吨,节日期间最高可达3.2吨。不过,这个规模和产能跟大型工厂相比,显然小巫见大巫,因此,“绿顶农事”专注于提升品质和优化储存管理方式。

“我们在包装前会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豆芽的洁净度。”这一点在市场上形成了竞争优势。由于豆芽是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清洁度至关重要。因此,他的豆芽更受对食品安全要求较高的消费者欢迎。

此外,他的豆芽包装设计也经过优化,采用透气性更好的材质,使其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新鲜。加上现代化的冷链运输系统,豆芽的保鲜期得到了有效延长。

通过物理保鲜技术,豆芽的存放时间从最多2天延长至20天,仍与新鲜豆芽无异,同时更长的保质期也扩大了销售范围。

 

升级保鲜存储技术

彭宝锋表示,豆芽在马来西亚是每天都需要的食品,市场相对稳定,虽然单价低,但需求量大,如果管理得当,依然可以实现盈利。而豆芽的储存是关键挑战。

豆芽在包装后极易因二氧化碳积累而变质。彭宝锋凭借在台湾学习的采后处理技术,成功延长了豆芽的保鲜期。

“传统的豆芽厂因为没有保鲜设备,必须凌晨2点采收、包装,赶在3点送到批发市场,否则产品无法保鲜。”但通过物理保鲜技术,豆芽的存放时间从最多2天延长至20天,且取出后与新鲜豆芽无异。


彭宝锋表示,过去由于无法储存,市场需求突增时,他们无法供应,直接损失销售机会。但现在他们有了缓冲库存,即使市场需求突然增加,他们也能立刻响应,反之,需求下降时,库存也能维持一段时间。长期来看,客户更愿意与他们合作,因为“他们知道我们一定有货。”

缓冲储备也扩大了销售范围。 “以前,我们的量只足够供应淡边当地,每天多则300公斤,少则150公斤。如今,随着储存技术的进步,我们能够销售至更远的市场。”

彭宝锋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豆芽种植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我们这一代的农民,需要结合传统经验和现代技术,才能让农业产业持续发展。”通过他的努力,豆芽种植这一传统行业正在焕发新生,也让人们看到了青年一代在农业领域的创新与坚持。 ◆

文■曾佩玲 图■彭宝锋



If you can't see the comments after a few seconds, try reloading the page.

Not subscribed to our magazine yet?
You can now subscribe to our magazines directly

Shortcut - 农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