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07 2025
生物絮团技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技术,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它将在未来的水产养殖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物絮团技术不仅是一种水产养殖技术,更是一种多功能的水质净化系统,通过水体中的微生物群体,生物絮团技术可以有效维持和改善水质,从而促进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
生物絮团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在养殖水体中培养大量的微生物群体(如细菌、真菌、藻类等),这些微生物将未食用的饲料、动物排泄物等有机物质转化为生物絮团。
培养微生物群体
生物絮团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在养殖水体中培养大量的微生物群体(如细菌、真菌、藻类等),这些微生物将未食用的饲料、动物排泄物等有机物质转化为生物絮团。这种复合物质由微生物、细菌聚集体以及悬浮颗粒组成,能够吸附和降解有害物质,从而净化水质并作为养殖动物的营养源。
基本上,生物絮团技术适用于广泛的温度范围,但最佳水温为28℃。较高的水温会导致水中溶解氧降低和细菌滋生,影响水质和鱼的健康,而过低的水温则会减缓鱼类的生长发育。
尽管国外专家对具体的最佳pH值仍在研究中,但大多数生物絮团系统将pH值维持在7.0~8.0之间。适当的碱性环境对微生物的活性和养殖动物的健康有积极作用。
此外,生物絮团系统适宜于较高硬度的水(超过100mg/L),并能够耐受一定的盐度(0.25%到0.75%),要知道适当的水硬度和盐度有利于微生物和养殖动物的健康。
控制养殖废物
溶解氧是养殖中的重要参数,生物絮团系统需要保持溶解氧水平不低于6.0mg/L。然而,溶解氧过高会造成气体过饱和,产生气泡病,对鱼类致命。此外,氨氮是主要的有害物质来源,通过培养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再转化为硝酸盐,保持水体的健康。尽管低浓度硝酸盐对鱼类无害,但超过200ppm仍会影响健康,因此监控氨氮水平和硝酸盐浓度至关重要。
溶解氧是养殖中的重要参数,生物絮团系统需要保持溶解氧水平不低于6.0mg/L。
适宜的光周期和光强有助于养殖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根据国外专家研究,通常14小时光照和10小时暗周期是最佳选择。光照系统应能够渐亮和渐暗,避免刺激鱼类。水体表面的光强应在54~324lux之间,过高的光强会导致藻类滋生,而光照不足会导致鱼类活力不足。
规范养殖系统
生物絮团系统的规范养殖系统由多个设备组成,主要包括净水供水系统、净水储存及水质控制系统、中央循环养殖系统等。
净水供水系统是通过物理过滤、活性炭过滤和反渗透膜过滤,有效净化供水,去除有害物质。净水储存及水质控制系统则是自动调控水温、pH和盐度,确保水质符合养殖要求。
至于中央循环养殖系统,因着能提供稳定和可循环的水环境,支持大规模、多品系的养殖。这系统繁杂,包括养殖水处理单元,即物理过滤、生物净化、杀菌和水质调控4部分来确保水质的健康。
此外,系统还包括水循环动力单元,即提供水体循环动力,确保每小时至少更换5次水,配备备用水泵和减震设计。
无论如何,生物絮团技术通过多功能的水质净化和管理系统,有效提供一个健康、稳定的养殖环境,确保养殖动物的良好生长和繁殖条件。
如果您在几秒钟后无法查看评论,请尝试重新加载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