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30 2025
尽管循环水养殖系统具备节水、高密度、环保、产品安全等多重优势,且与永续农业目标高度契合,但在大马,其推广仍面临成本高昂、技术门槛高、电力依赖大、管理复杂、市场尚未成熟等多项挑战。
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RAS)作为相关领域最具前瞻性的解决方案之一,尤其适用于水资源有限、土地紧张或环境标准日益严格的国家如大马。
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机械过滤、生物净化、溶氧系统与水质监测装置等技术,将养殖水反复处理再利用,实现高密度、可控、低污染的生产方式。
高昂的初始成本
该系统通过机械过滤、生物净化、溶氧系统与水质监测装置等技术,将养殖水反复处理再利用,实现高密度、可控、低污染的生产方式。
不过,尽管RAS在国外高端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并被视为迈向永续发展的关键,但在大马,由于自然资源充沛、土地与劳力相对可得,RAS的推广与实际应用仍面临一系列技术与现实挑战。
首先,高昂的初始投资成本是大马大部分中小型养殖户对RAS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与传统池塘或网箱养殖相比,RAS需建设封闭式养殖池、水质处理模块、增氧与恒温设备、自动化系统、紧急备用电源等多个高科技环节,整体造价远高于一般养殖设施。加上系统安装与调试过程需依赖进口设备与专业人员,进一步拉高了启动门槛。对于多数依赖自筹资金的小型养殖户而言,这样的投资模式难以承受,尤其在缺乏贷款支持与补贴政策的情况下,RAS难以广泛落地。
RAS在国外高端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但在大马,RAS的推广与实际应用仍面临一系列技术与现实挑战
仰赖技术型工人
此外,RAS对专业技术与系统管理能力的依赖程度极高。在此系统中,水质调控完全仰赖过滤与生物循环模块的稳定运作,稍有管理不当,便可能导致氨氮积聚、溶氧骤降、病原激增等风险,造成大批鱼虾死亡。大马大多数传统养殖户主要依赖经验操作,缺乏水化学、生物工程及自动化管理的系统培训,难以胜任RAS复杂的运行要求。因此,技术人员的缺乏成为限制该系统推广的另一关键障碍。
同时,RAS系统运行期间需依赖持续的能源供应与设备维护,而这在部分地区尤其具挑战性。大马部分养殖区如内陆、乡村或岛屿地区,常因电力供应不稳、电压波动大而无法保障RAS关键设备如增氧泵、水泵、紫外杀菌器正常运作。若缺乏备用发电系统,一旦停电便可能在数小时内酿成重大损失。
当然,系统运行过程中还需定期更换滤材、检修泵体、维护感应器等,若缺乏技术支援或零部件供应缓慢,容易造成操作中断或养殖延误。
高昂的初始投资成本是大马大部分中小型养殖户对RAS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大马气候炎热
环境调控亦是一大挑战。 RAS因在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运行,系统内部水温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在大马这种赤道型气候条件下,日夜温差虽小,但整体气温偏高,易导致水体温度超过鱼虾最佳生长范围,增加应激与病害风险。
为确保系统恒温运行,必须配置冷却装置或控温设备,这进一步提升了能源消耗与运营成本,特别是在长期运营中对利润空间造成压缩。
RAS系统运行期间需依赖持续的能源供应与设备维护,而这在部分地区尤具挑战性。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水处理系统的微生态管理难度大。 RAS高度依赖生物过滤系统中的硝化菌群维持氮循环,一旦菌群失衡,如抗生素误用、pH值波动或温度异常,即会影响水质净化能力,快速积聚有毒氮物质,危及养殖对象生命。维持这种“看不见的生态平衡”需要深入的微生物学知识与监控手段,这在目前养殖群体中尚未普遍具备。
RAS因在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运行,在大马这种赤道型气候条件下,易导致水体温度超过鱼虾最佳生长范围,增加应激与病害风险。
市场角度看法
从市场角度来看,RAS养殖的产品虽然更符合高端、无污染、可追溯等消费趋势,但目前大马水产市场仍以价格导向为主,消费者对RAS产品的价值认知尚不强,愿意为其支付溢价的比例偏低。这使得养殖户难以通过高售价回收高成本投资,若没有稳定的高端市场渠道支持,RAS在短期内难以具备经济可行性。
在大马,由于自然资源充沛、土地与劳力相对可得,大部分养殖户还是偏向于采用户外模式进行养殖。
此外,出口市场虽对产品品质要求高,但相关出口标准、认证机制与RAS产能之间仍存协调难题,影响其外销竞争力。
尽管如此,RAS并非完全不适用于大马,而是需要量身打造的本地化发展策略,譬如在城市近郊或工业区,可利用建筑物顶部、闲置仓库建设微型RAS系统,以服务本地餐厅、高端超市或出口市场;又如在水资源紧缺或土地污染严重的地区,通过政策引导推广RAS作为环保替代方案,提供补贴与技术支援。同时,发展国产设备与简化型RAS系统,以降低建造与维护成本,也是可行的中长期方向。 ◆












如果您在几秒钟后无法查看评论,请尝试重新加载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