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种植世界

/

396-article-13

December 18 2024

再访海南岛榴梿栽培情况

再访海南岛榴梿栽培情况 - 农牧世界

Share this

Facebook WhatsApp图标 Telegram图标

作者去年 9 月份走访海南榴梿,半年后回访发现农户对榴梿行株距管理、土质改善和病虫害防治三大面向管理方面有了大跨度的认知。甚至有基地型农户购置了液氮设备,为铺垫全中国市场做好了准备。无论如何,海南榴梿产地因为土地面积有限,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反而大马农友的竞争者是新栽名种榴梿的老挝、越南、泰国等。之故,大马榴梿种植人提升自己的种植水平才是最实在的工作。

在果园里直播成为传播榴梿种植知识最好的方式。

 

大马榴梿优势还在吗?东南亚邻国奋起直追的当下,让我们看看海南岛民间的栽培情况。

农户有了大跨度的认知

自去年8、9月份走访海南榴梿,今年的4月底再访各大果区之后,变化甚大,首先是农户对榴梿管理有了大跨度的认知。主要表现在行株距管理、土质改善和病虫害防治三大面向。

笔者此行在海南时间超过10天,实际走访了8个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果地。相较于具有指标性的观光和示范基地,民间果地更能实际反应未来对市场的供给状况。在果地回访期间,笔者也进行了多场现场网络直播,实地把果地的情况和网络上关注的“梿友”(海南对榴梿种植户的亲切称谓)做分享。

进入挂果期的榴梿树龄介于4~5年,而种在具有小气候优势环境的果树膨果速度更快。

 

首先,感受到大家对“打顶”的问题有了基础的认知,打顶问题和栽培行株有直接关系。相较于泰国密植地动辄13X3米或15X4米的栽培密度,海南梿友更倾向于大马系统,也就是我们这里常规的8X8米或10X10米的种植密度。

个人感觉主要原因有两点:参考视频和知识传播来源,且不论质量好坏,主要还是以中文媒介的大马材料为多;另外,不少当地梿友也因为植栽密度不当,很多3年以上的的果树已经产生作业上的不便性。此番的回访和直播视频,也给更多的新栽用户提了个醒,有引以为戒的作用。

海南具有规模化的果园已经进入3~4年的挂果树龄。

 

后势看好令人期待

目前海南进入挂果期的榴梿树龄介于4~5年,从来花到今年挂果也集体经历了冬季和干旱(截稿前才结束了为期近一个月的干旱季)考验,大马发生的问题在海南都可能且极大可能加剧发生,但显然至今大多具有管理水平的果地都得以克服。目前笔者访问最多的5年猫山王树龄,今年第一次挂果树最高达到30粒,截稿前5月初已达网球大小,后势看好。

以位于三亚郊外的一个榴梿基地为例,在笔者的建议下,5,000株的3~4年猫山王和黑刺已经完成了营养方案的设计和试验,初步取得良好成果。今年9月打算进入催花方案,是海南最值得瞩目的果园之一;基地负责人目前也是全中国第一个购置了液氮设备的基地型农户,为铺垫全中国市场做好了准备。

近山区环境尤其海拔在1,000米左右的果地,土壤排水良好、日夜温差较大、白天阳光充足,果品风味相当令人期待。

 

此番回访,发现周边具有热带雨林和保护林的果地,在榴梿的成熟上具有早熟的优势。相较于其他果地,这些地区的榴梿在膨果的速度上几乎能领先一个月以上,按本文截稿的5月10号推算,预估在6月中旬就可上市。归纳主要原因,是靠近山区环境具有特定的“小气候”优势,尤其海拔在1,000米左右的果地,土壤排水良好、日夜温差较大、白天阳光充足,果品风味相当令人期待。这个现象,几乎和大马优势高山榴梿具有一样的道理。


催花及花后管理盲区

和很多大马的情况一样,海南梿友对于“催花”这件事有偏执性的认知,或许是因为受到芒果种植的观念影响,榴梿使用激素催花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也不在少数。事实上榴梿能否来花,取决于营养枝条的成熟度,催花工作并无助于成熟度不佳的枝条“无中生有”,导致树体极快进入干枝衰弱。

花后管理,也存在一些认知盲区。这里的花后,指的是花苞开放之后需不需要给榴梿花授粉的管理。首先笔者提两大榴梿花的特性,读者可自行判断是否需要给花授粉。

研究显示,以猫山王、黑刺等异株授粉的几率比自株授粉的成功率来得高,所以如果时间不对,即便在同一株果树进行各种形式的人工授粉,很可能迎来徒劳无功的结果。

 

第一点,雌雄同花的榴梿树,雌蕊和雄蕊开放的时间是具有时间差的,具体来说雌蕊在下午以后会开出,雄蕊则一半到晚间9点后陆续开放,一直到半夜2点结束。因此,选择给榴梿授粉的时间点需要注意。

第二,研究显示,以猫山王、黑刺和金枕头,异株授粉的几率会比自株授粉的成功率来得高,所以如果时间不对,或是即便在凌晨2~3点在同一株果树进行各种形式的人工授粉,很可能迎来徒劳无功的结果。果园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性就在这个时候显现出来。大自然给很多夜间飞行动物创造的生存空间,也是梿友们的隐形财神爷。

海南土地有限,因此对土地的利用是十分讲究的,榴梿套种其他作物就变成常态。图为榴梿基地套种西瓜。

 

套种其他作物变成常态

土壤管理情况,从保亭县的某位老总的身上,看到跨行业投入的积极性。从事酒店业管理的基地负责人,很笃定的要把一块近1,000株的果地打造成游客采摘园。为了抢时间,去年的9月份定植了3年的大苗木,在入场之前,对土质的管理可说近乎严苛,不但把土层进行深度翻堆,并使用大量的发酵羊粪和木屑翻拌后静置,才进行定植。因此移栽半年的大苗至今长势旺盛,未见任何衰弱。

由于海南土地有限,榴梿种植区也因为气候上的局限,集中在北纬18度以下的区域,因此对土地的利用是十分讲究的,榴梿套种其他作物就变成常态。常见的有短期的木瓜、西瓜、冬瓜等。而反过来说,槟榔园里套种榴梿则未必能达到套种增收的目的,主要原因是形成养分和阳光的竞争较为明显。

目前进入泰国金枕头进口旺季,超市每斤(500克)售价人民币30元(约20令吉)。

 

由于高温天气从4月到5月初近一个月,榴梿区域也面临了严重的病虫害。尤其以叶蝉、榴梿木虱的问题最为显著。所幸对于药物控制都具备一定的水准,经历此番折腾,海南梿友对榴梿虫害的认知和管理能力,更能提升一个台阶。

总的来说,海南榴梿产地因为面积有限,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反而大马梿友的竞争者是新栽名种榴梿的老挝、越南。泰国基本上供应的品种和大马是有一定区隔性的。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大马榴梿种植人提升自己的种植水平才是最实在的工作。

文与图■吴展才




If you can't see the comments after a few seconds, try reloading the page.

Not subscribed to our magazine yet?
You can now subscribe to our magazines directly

Shortcut - 农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