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10 2025
古老神奇的木鳖果,不香不甜,根本不讨好,偏偏它综合了多种蔬果的营养价值,含量丰富,使其受欢迎程度看涨,从原本在越南野生的植物,一夜走红;除了越南,泰国、寮国、柬埔寨、台湾、中国诸地皆有种植。此果移居大马培植的势头已苗起,正积极向好发展,俨然已崛起成为新兴特色作物,前景预见光明……
榴梿号称果中之王,人尽皆知。蔬菜也有好多称王,当中有一种葫芦科苦瓜属的攀藤类植物,在越南已具几千年历史,当地人美誉为菜王,它就是木鳖果(Gac Fruit)。
新兴特色经济作物
自3、4年前,木鳖果在马来西亚苗起势头,如今积极向好发展,俨然已崛起成为我国的新兴特色经济作物,前景预见光明。
木鳖果又名藤桐子、刺苦瓜、天堂果,外皮长满突刺,乍看之下有点像小榴梿,但不能当水果吃,因为淡然乏味,难咽入口。严格来说,它不属于水果,是苦瓜的近亲,连野猴、松鼠也吊不起胃口。
椭圆形的果实,从幼期至成熟,会经过5种颜色转变,由深绿、浅绿、黄、橙,最后变成橘红色。熟果切开后,榨取肉质与假种皮食用。越南人偏爱它红彤彤的色泽,掺拌到糯米蒸饭或鸡肉料理,盈溢节庆喜气,另也当作甜品或坐月子菜肴。
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营养素
早在1941年,木鳖果被两位美国科学家发现,直到2004年,美国农业部(USDA)发表研究报告,木鳖果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营养素。
根据文献,木鳖果假种皮中的番茄红素总含量是番茄的76倍,β-胡萝卜素含量是胡萝卜的15倍。其他包括维生素C、辅酵素Q10、玉米黄素、叶黄素、抗氧化剂和矿物质,对提升免疫力,增强体质有帮助。
木鳖果的超高营养价值,使其受欢迎程度看涨,从原本在越南野生的植物,一夜走红。目前除了越南,泰国、寮国、柬埔寨、台湾、中国广东、广西、云南皆有种植。
何时移植大马难以考究
木鳖果何时流传到马来西亚,年份难以考究,估计不超过10年。据知最初先在北马一带流行,因果实呈五颜六色,形同吊坠特别漂亮,一些居民便在住家旁边空地种上三两棵,添置庭院美化。但是,大多大马人对这种作物仍然一知半解,懂得食用者少之又少,居家种植往往落得弃之不顾,任由自生自灭,殊为可惜。
具备强烈目的引入我国商业化种植的木鳖果,当数2016年。当时种植人发觉其优势后,专程从越南带回木鳖果种子,在雪兰莪州境内进行试种及研究。随着时序推移,最近几年的长足进步,使它发展至企业化,更加有系统的种植,供应市场需求。
对大马而言,培育木鳖果再适合不过。它比其他蔬果更易于打理,不需特择山坡或平地而栖,入行投资门槛也不很高。要在阳光与水分常年充足的本地扎根,简直没有难度。
商业化种植与日俱增
其实木鳖果除了果实,叶子、花瓣、种子,浑身皆是宝。近年经过业者极力宣扬,逐渐有更多人认识到这个号称“来自天堂的果实”存在,商业化种植面积与日俱增,未来成为本地广泛种植的新一代经济作物,也并非什么空口白话。
由于木鳖果属含高营养蔬菜类,产品的可塑性比水果占优,无论调成液汁、酵素、烹调、保健等等无所不能,在在激发了下游加工产制。本地业者迄今仍积极努力,试图从不同角度研发产品,将木鳖果的价值发挥最大化。
在台湾,木鳖果在农业经济中扮演不可忽视的角色,比如加工食品和萃取木鳖果油,带动庞大经济效益。
据悉,台资企业曾经看上大马出产的木鳖果,献议将果实直接输出台湾。当然,献议最终没能成真,因为大马国内市场尚且供不应求,肯定以应付内需为先。况且,直接出口木鳖果,牵涉不少繁琐程序,果实保鲜技术,运输条件等等无一不考量。与其出口鲜果,不如加把劲,推广下游制成品来得更实际有效。
文與圖■謝覺輝
If you can't see the comments after a few seconds, try reloading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