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06 2025
合理选择蛋白质来源并结合肉牛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能够优化生长效率,提高饲料利用率,并降低生产成本。相比传统单一蛋白饲料,科学搭配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可以达到更优的养殖效果,使肉牛更快达到上市标准,同时保持良好的肉质和健康状况。
肉牛可以投喂动物蛋白饲料,但不能使用反刍动物来源的蛋白,只能使用鱼粉、猪血粉、乳制品等非反刍动物蛋白,并且要符合当地法规。
非反刍动物蛋白
在大多数国家,肉牛投喂一定种类的动物蛋白饲料有严格的法规限制,主要是为了防止疯牛病等疾病的传播,当中一些国家如欧盟甚至已经完全禁止反刍动物使用任何来源的动物蛋白(除乳制品)。
那么,可用的动物蛋白饲料一般是鱼粉、血粉(非反刍动物来源)、羽毛粉(非反刍动物来源)以及乳制品副产品等等。
鱼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脂肪酸,适量添加可提高肉牛生长速度。血粉包含猪血粉、禽血粉,含有高蛋白和必需氨基酸。而羽毛粉,也称肉骨粉,乃是经过高温处理的产品。至于乳制品副产品则有乳清粉、酪蛋白,适用于犊牛和育肥牛。
蛋白饲料重要性
在养殖业中,投喂蛋白质的饲料成了促进养殖对象生长的重要关键。通常蛋白饲料主要分为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两类,不同蛋白来源在营养价值、消化吸收率、生产成本及饲养安全性方面各有优劣。
先说动物蛋白。动物蛋白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氨基酸组成更接近牛只生长需求,生物利用率更高,常见的动物蛋白来源包括鱼粉、肉骨粉、血粉、乳清粉及蛋粉,其中鱼粉因富含赖氨酸、蛋氨酸、组氨酸等必需氨基酸,被认为是高品质蛋白原料。动物蛋白中的支链氨基酸含量较高,能够促进牛只肌肉生长,提高日增重速度,同时提升饲料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
此外,动物蛋白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血粉中的铁元素可有效预防贫血,提高牛只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然而,动物蛋白的消化速度较快,在瘤胃微生物降解过程中容易产生氨氮过量,导致瘤胃pH值波动,影响反刍消化功能,因此使用时需精准控制饲喂量,并搭配碳水化合物饲料如玉米、青贮饲料,以平衡瘤胃发酵环境,避免氨氮中毒或酸中毒问题。
当然,部分动物蛋白如肉骨粉可能带有病原风险,在某些国家已禁止用于反刍动物饲料,因此养殖户在选择时需确保来源安全,并符合当地法规要求。
植物蛋白来源广
至于植物蛋白,这在肉牛饲养中的优势在于来源广泛、安全性高、纤维含量适宜,并可降低饲养成本,主要来源包括豆粕、棉籽粕、菜籽粕、花生粕及酒糟蛋白,其中豆粕因其蛋白质含量高(约44%~48%),氨基酸平衡良好,被广泛应用于肉牛日粮。
一般上,植物蛋白的消化速度相对较慢,更适合瘤胃微生物逐步降解,促进瘤胃蛋白合成,有助于瘤胃菌群的稳定,减少氨氮过剩问题,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植物蛋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肉牛的消化健康,降低瘤胃酸化风险,使生长速度更加平稳,并提高牛肉品质,使其肉质更嫩、风味更好。
然而,植物蛋白中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通常较低,需要额外补充合成氨基酸以平衡营养。此外,部分植物蛋白如棉籽粕和菜籽粕含有抗营养因子(如棉酚和硫代葡萄糖苷),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肉牛的繁殖能力或消化系统,因此在使用时需经过脱毒处理,并合理控制添加量。
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在不同生长阶段,肉牛对蛋白质的需求不同,因此养殖户必须妥善掌握并且合理搭配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以优化营养吸收,提高生长效率。
一般上,育肥前期肉牛(6~12月龄)对高蛋白、高能量饲料需求较大,此阶段可适量添加鱼粉或乳清粉,以提高氨基酸供应,促进肌肉快速增长,并搭配豆粕、棉籽粕等植物蛋白,以优化瘤胃发酵环境,使日增重达到1.2~1.5kg/天。
育肥中期(12~18月龄)可减少动物蛋白比例,主要以植物蛋白为主,同时补充合成氨基酸和矿物质,提高饲料转化率,使瘤胃菌群逐步适应高能量饲料,确保生长稳定。
育肥后期(18~24月龄)肉牛的生长速度趋缓,需减少蛋白质水平,提高能量摄入,以改善脂肪沉积,提升肉质风味,此时可完全使用植物蛋白,搭配玉米、酒糟和青贮饲料,以降低饲养成本,同时避免过量动物蛋白导致氨氮残留问题,影响肉质口感。
据养殖户需求而定
从经济效益来看,植物蛋白通常成本较低,而动物蛋白虽价格较高,但能更快促进生长,提高肉牛上市速度。如果养殖户要求肉牛生长周期短,建议可适量使用动物蛋白,以加快生长速度,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养时间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而对于长期放牧或半放牧育肥模式(18~24个月出栏),则更适合以植物蛋白为主,确保健康生长,同时降低饲养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无论如何,肉牛饲料的蛋白质来源需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经济成本、饲料可得性和养殖模式综合考虑,才能确保肉牛的生长速度、健康水平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
If you can't see the comments after a few seconds, try reloading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