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8 2024
自然界中存在的酚类化合物大部分是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果,植物体内所含的酚称内源性酚,其余称外源性酚。由于酚类物质的作用在于抵御逆境,减少不良环境的冲击,相对安逸的作物生长环境就是创造高产的环境。在栽培环境多变的今天,选择酚类物质类型的生物刺激素或营养剂作为补充剂,更是现代农业不可少的工具,但无论如何,把作物生长环境顾好才是首要前提……
如果说人类趋吉避凶靠的是一双腿的话,让作物在无形中躲过各种环境劫难的利器就是酚类物质。
扮演多重功效
酚类化合物(phenolic compound),也称为多酚类(polyphenolic),是作物的二级代谢物,相较于碳水化合物、氨基酸、酵素等这些一级代谢物,它的分泌量是很低的,但酚类物质扮演多重的功效,刺激各种生长发育的功能,也是在环境生物胁迫下的一种防御机制。
说起酚类物质,其实大家熟悉的并不少,比如类黄酮、异黄酮、花青素、儿茶素等等都属于酚类物质。酚类物质的来源非常的多,稻壳或者是坚果果壳,都含有很高的单宁酸。柑橘类加工废弃物也是重要酚类物质来源,比如类黄酮、黄酮素,酚类具有抑制性的功能,也有促进性的功能,所以酚类物质可以说也是一种促进剂,也是一种抑制剂,针对面临胁迫的细胞,抑制酵素活性,让生长停滞下来减少耗损。而正面功能的酚类物质,则多数针对作物的膜的通透性、光合作用、合成作用,具有增强和刺激的作用。
信息传导物质
前面提到酚类的作用,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赋予了植物特定的机能性,实际上,比较令人惊叹的作用,还有所谓的化感作用和成土作用。化感作用指的是生物产生的一种或者是多种的成分,向周边环境释放而影响到它相邻的生物的生长跟生存的生物的现象,尤其以酚类化合物特别常见。
作为一种信息传导物质,酚类物质除了在作物体内会激发生理反应之外,也会对环境中释放,对外来的昆虫或者害虫,具有一定的趋避能力跟吸引能力。比如特定作物的酚类物质,对蛾类或蝴蝶具有趋避的作用,但对咀嚼性的口器的蜗牛、螳螂、蚱蜢等,却有吸引的作用。所以酚类物质是一种驱避剂,也是一种诱引剂。
酚类物质的化感作用,也体现在作物之间。两相邻的作物,若其中一株遭遇严重病虫害,会在叶片和土壤中释放出多酚类,其周边比较健壮的植株接受到这些信号之后,就会加速土壤里离子交换能力,释放出更多氢离子交换,获取更多的养分来保证自己的营养更完整,免受病虫害侵袭。所以也可以说是作物之间的一种淘汰的机制,化感作用里就是靠酚类物质来完成。
加速成土的反应
在土壤中,同样有所谓的化感作用。落叶释出的酚类物质,能够吸引微生物靠近把它们分解掉,这也是植物在大自然里腐烂代谢的一个重要流程。如果没有这些酚类物质,微生物的发酵跟分解的能力会慢很多。
成土作用指的是在土壤形成的过程。在长达千万年的过程中,多酚类扮演关键的角色。氨基酸跟酚类物质比如儿茶素,会在堿性的环境之下合成黄腐酸,在锰跟氧气的催化作用下,再逐渐形成腐殖酸的过程,都是成土作用的其中一部分。在这些过程中,酚类物质扮演了微生物凝絮的聚合作用,尤其是跟土壤颗粒形成某种的特殊的化学结构,加速成土的反应。
创造高产的环境
作物经由千万年演化过程,已经早就多元和复杂的生理机 制。给栽培作物的健康环境,均衡营养,就是创造酚类物质正常运作的最好保障。由于酚类物质的作用在于抵御逆境,减少不良环境的冲击,相对安逸的作物生长环境就是创造高产的环境。
在栽培环境多变的今天,选择酚类物质类型的生物刺激素或营养剂作为补充剂,更是现代农业不可少的工具,但无论如何,把作物生长环境顾好才是首要前提。
文与图■吴展才
If you can't see the comments after a few seconds, try reloading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