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水产世界

/

408-article-07

October 22 2025

生物絮团技术优劣比一比

生物絮团技术优劣比一比 - 农牧世界

Share this

Facebook WhatsApp图标 Telegram图标

生物絮团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现代生态养殖方案,具有强化水质管理、提升饲料效率、降低病害风险、减轻环境负担、节水节能等多重优势,尤其在资源紧张、环保压力增大以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这系统为水产养殖提供了有效的永续发展路径。不过,其运行需配合良好的设备、科学的管理与人员培训,对养殖户的管理技术要求甚高,极有难度。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冲击,大马国内养殖户逐步采用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 BFT)进行养殖。

生物絮团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可分解水体中的氨氮、有机废物,有效净化水质;另一方面又作为高营养价值的“活性饲料”供鱼虾摄食,从而构建一个循环、高效、低污染的生态养殖环境。

 

控制碳氮比

相关技术乃通过在养殖水体中控制碳氮比(C/N ratio)、诱导和维持大量有益微生物群体的繁殖,形成悬浮于水体中的微小絮状物质,即“生物絮团”。

这些絮团由有机残留、益生菌、藻类、原生动物等复合形成,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可分解水体中的氨氮、有机废物,有效净化水质;另一方面又作为高营养价值的“活性饲料”供鱼虾摄食,从而构建一个循环、高效、低污染的生态养殖环境。

生物絮团技术在对环境敏感、水质要求高的水产养殖品种(如白对虾、罗非鱼、斑节对虾等)中应用广泛,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与限制,专家建议需综合自身养殖环境后合理应用。

生物絮团技术最明显的优势是强化水质净化能力,降低水体毒性积累。

 

强化水质净化能力

一般上,生物絮团技术最明显的优势是强化水质净化能力,降低水体毒性积累。

在传统密集养殖中,未被摄食的饲料和排泄物常积聚于池底,分解后产生大量氨氮、亚硝酸盐,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鱼虾中毒或爆发病害。而在BFT系统中,通过向水体中投加碳源(如糖蜜、小麦麸、米糠等)调节C/N比例,刺激异养菌迅速繁殖,将水中氨态氮等有害物质转化为微生物蛋白质,稳定整个水体生态。

这种微生物主导的循环不仅减少换水次数,更能有效降低养殖废水对环境的影响,有助于实现绿色养殖目标。

BFT系统中,水体中的氮循环在系统内部闭合运行,即使在高密度养殖环境下,也能长期维持较佳的水质,大幅度减少用水频率与排污量,提升用水效率。

 

极高的营养价值

生物絮团本身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优质的天然饲料补充来源。国外研究表明,成熟的生物絮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脂肪酸、维生素及益生菌,能够为养殖对象提供额外营养来源,尤其是在饲料摄入量不足或水质波动阶段,可作为缓冲性饲料支持其正常生长。

对罗非鱼、白对虾等杂食性鱼虾而言,摄食生物絮团后生长速度不降反升,同时肠道健康得到改善,饲料系数(FCR)降低,饲料利用率提升,整体养殖成本得以控制。

絮团的存在使水体悬浮物浓度明显增加,导致水色混浊,透明度下降,影响观察鱼状态,增加管理难度。

 

此外,BFT系统能减少用水量与水源依赖度。传统养殖模式常需频繁换水以控制污染物浓度,即耗能又加剧外部病原侵入风险。而在生物絮团系统中,水体中的氮循环在系统内部闭合运行,即使在高密度养殖环境下,也能长期维持较佳的水质,大幅度减少用水频率与排污量,提升用水效率。特别是在淡水资源紧张或土地有限的地区,BFT更为重要。

当然,生物絮团技术还能有效提升养殖动物的免疫力与抗病性。絮团中的益生菌如乳酸菌、硝化菌、放线菌等在鱼虾肠道中定殖,可竞争性抑制病原菌生长,同时提高动物体内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水平,有助于减轻病害暴发风险。

此外,絮团结构本身促进摄食行为,提升摄食效率与肠道功能,使养殖动物生长更加稳定、均衡,整体死亡率降低,提高养殖成功率与商品率。

生物絮团技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挑战和限制。首先,其对管理技术要求较高,若控制不当,容易引起絮团老化、沉淀腐败造成水质恶化。

 

管理技术要求高

不过,生物絮团技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挑战和限制。首先,其对管理技术要求较高。 BFT系统运行需对碳源投加、水体溶氧、水动力循环、絮团浓度、pH值等进行精准监控,若控制不当,如碳源过量或水流不足,容易引起絮团老化、沉淀腐败,反而造成水质恶化。

此外,絮团中微生物繁殖迅速,耗氧量大,系统对充氧设备依赖度高,需配合使用增氧机、风机或纳米曝气系统,否则易造成夜间缺氧事故,对养殖对象构成致命风险。


其次,絮团的存在使水体悬浮物浓度明显增加,导致水色混浊,透明度下降,影响观察鱼虾状态,增加管理难度。若絮团浓度长期过高,还可能堵塞管道、遮挡光照,抑制浮游植物生长,特别是在室内封闭养殖系统中,若未能设定有效的排泥或沉淀机制,容易积累废絮,产生臭味或厌氧区,反向影响养殖效益。

与大多数先进技术相同,BFT系统初建时需投入较多设备与技术,如碳源添加设备、循环水动力系统、智能监测与调控装置等,前期投入成本较高,回本周期相对较长。

对于经验不足的养殖户而言,若技术不成熟,易因操作不当而失败,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BFT更适合拥有一定规模、技术人员支持与系统化管理能力的养殖单位实施,而非小农式或传统人工型管理模式。 ◆



If you can't see the comments after a few seconds, try reloading the page.

Not subscribed to our magazine yet?
You can now subscribe to our magazines directly

Shortcut - 农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