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03 2024
人工繁殖鳗鱼难度很大,主要出于非自然环境中产下的仔鱼存活率低之余,雌雄鱼的交配意愿也不大,因此专家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进行催熟催产,实现人工繁殖鳗鱼目的。
为了实现高效繁殖和保护野生资源,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各种技术以人工繁殖鳗鱼,从中发现一种通过定期注射脑垂体匀浆液的方法,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人工繁殖手段之一。
亲鱼适应驯化
根据专家研究显示,首先必须对收集到的鳗鱼亲本进行适应期驯化。将其放入搭有半边遮阳布大棚的水泥池中,尺寸为10mx3mx1.2m。在此池中驯养7天,使其适应人工环境。
适应后,引入17%的沉淀过滤的天然海水,并逐渐增加盐度至20%,每半个月盐度上调3~4%,直至达到30~35%。为了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池底遮阳网下加入瓦片、PVC管等覆盖物,以让鳗鱼日间可躲于覆盖物中,夜间则在无遮阳网下的区域活动。
经过这段适应期,就得进行亲鱼催熟。抓取的亲本需称量体重,然后根据体重注射催熟剂。催熟剂的配方为脑垂体匀浆液(CPE)为主的混合物。每周注射一次,雄鱼在雌鱼注射两周后开始,剂量逐渐减半。雌鳗在注射5~7针后,水温达到20℃左右时停止注射。在此期间,雌鳗利用自身的生殖调控,经过1~2周能达到性腺发育。
而雄鱼则继续注射,每次注射后第二天按压腹部检查生殖孔及收集精子。
亲鱼催产和受精卵孵化
在催熟后的24小时,可进行亲鱼催产。同时挑选已经可以产精的雄鳗,注射一针催熟剂。隔日凌晨,收集自然产卵的受精卵。对于未产卵的雌鳗,进行半干法人工授精。随后,受精卵立即转运到孵化桶中进行孵化。在孵化过程中,要保证溶解氧充足,每隔4小时换一半水体,直至成功孵出鱼苗。
这过程间,环境因子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适宜的环境条件为盐度17~30%,水温16℃~24℃,pH值7.5~8.2,溶解氧4~15mg/L,投放密度为50尾/池,雌雄分开。
通过以上步骤和环境因子的严格控制,可以实现鳗鱼的高效人工繁殖,为鳗鱼产业的发展和野生资源的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如果您在几秒钟后无法查看评论,请尝试重新加载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