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水产世界

/

379-article-14

November 02 2023

乌鱼子达人再创鲷鱼苗场 年产8千万尾供全台6成需求

乌鱼子达人再创鲷鱼苗场  年产8千万尾供全台6成需求 - 农牧世界

Share this

Facebook WhatsApp图标 Telegram图标

乌鱼子达人再创鲷鱼苗场

年产8千万尾供全台6成需求

台湾业者林笃毅在1995年退伍后承接父业经营乌鱼养殖场,自行研究以传统古法过程制作乌鱼子,经过多年摸索终于做出顶级乌鱼子;紧接于2011年与具有技术的伙伴蔡中坚创立台湾鲷繁殖场,如今已能够年产8,000万尾鱼苗,成为台湾最大的台湾鲷鱼苗场。

林笃毅(左二)退伍后承接父业养殖乌鱼,并开始尝试自己做乌鱼子,一步步直到2007年创立“林家乌鱼子”品牌。

 

自国中起便开始帮忙家业,林笃毅1995年服役退伍后慢慢地承接家里的养殖场经营。林笃毅的父亲养了大半辈子的鱼,辛苦建立产销履历得到优良养殖户的肯定,但是一尾乌鱼需要3年的照顾才能养成孕育乌鱼子的成熟乌鱼,父亲付出多年的心力将乌鱼养得健康肥美,艰辛劳苦的代价却只有微薄利润。林笃毅接手家业后,寻思着如何让父亲的辛苦有合理代价,将每年辛苦收成的乌鱼发挥最大价值。

林家乌鱼子完全按照传统古法过程制作,以天然日晒、风干及压制而成,品质极其稳定优越,风味极为鲜美。

 

研制多年推出自家品牌

从承接家业那一年,林笃毅就有了自己加工乌鱼子的念头,于是在每年乌鱼子收成时留下一些,和老婆开始试着研究制作鸟鱼子的工法,而这些自制的乌鱼子成品,成为林家赠送亲朋好友的年节最佳礼物,也是每年制作乌鱼子的品质成果测试,一步步直到2007年创立品牌贩卖。

好吃的乌鱼子鱼卵品质新鲜程度、腌制的盐及重压是否扎实,都是决定风味的关键。他上网搜寻并走访有技术的行家,多方尝试各种腌制盐巴且自己开模做石块,从100台斤逐渐重压至300台斤,再经东北季风吹拂,以天然日晒、风干及压制而成,因此口感软Q有弹度性,咸淡适中、风味鲜美。为了食品安全及健康概念,绝不添加防腐剂、人工色素及其他化学添加剂。

林笃毅的高钲台湾鲷繁殖场成为台湾唯一、全球第5个GLOBAL GAP验证通过的台湾鲷鱼苗繁殖场。

 

经多年经验累积加上对于品质的坚持,林笃毅制造出健康美味的乌鱼子,并于2007年推出自家品牌“林家乌鱼子”,积极参与各项比赛及产品认证检验。林笃毅说,对于乌鱼子的选材,坚持采用当季新鲜货,保留乌鱼子天然香味及鲜味。

每一个制作过程都是很重要的环节,林笃毅一点也不私藏,大方分享制作流程,也希望年轻人能留下来,把乌鱼子这特有产物制成东石乡掌潭村的特色。

林笃毅的“林家乌鱼子”品质极其稳定优越,风味极为鲜美,在过去的多届乌鱼子竞赛中,不但年年荣获地方初赛第一、二名,并且也曾荣获2012、2014、2015年度全台10大殊荣,2018年获选海宴水产精品,2017年获评选为乌鱼子全台10大神农奖。


每年寒流来袭前替鱼塭包膜,鱼塭包膜后与室外温度相差6至7℃,能够抵挡寒流,让鱼苗顺利越冬。

 

育成优良性能台湾鲷苗

2011年林笃毅和具有丰富经验的伙伴蔡中坚一同创立高钲台湾鲷繁殖场,培育台湾鲷鱼苗供应市场。高钲还与嘉义大学、台湾海洋大学产学合作,引进分子诊断技术,提升技术层面,所育成的鱼苗品系具备了耐寒、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和取肉率高的优良性能。经过几年努力,高钲台湾鲷繁殖场已经能够年产8,000万尾鱼苗,占全台需求量约5~6成,成为台湾最大台湾鲷苗供应场。养殖户对于高钲台湾鲷鱼苗的经验是,这个品系的优点就是会不停的摄饵。

目前,林笃毅台湾鲷繁殖面积1 7 公顷和3公顷的乌鱼池。林毅说,乌鱼子的产季只在1 1 月到农历年前,每年会利用清池翻池的消毒时机让乌鱼和鲷鱼轮作养殖,达到“ 夏鱼、冬乌” 之时间管理模式。


高钲台湾鲷繁殖场年产8 , 0 0 0 万尾鱼苗,其鱼苗具备耐寒、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和取肉率高的优良性能。

 

20 1 5 年农委会渔业署举办了第一届“优质台湾鲷”竞赛,在竞赛中10位得奖者中就有4位养殖户用的是高钲鱼苗。林笃毅说,育种的鱼苗品系生长速度快、存活率高及肉质佳,是让养殖户获利的关键元素。

嘉义县政府2 0 1 9 年推动GLOBAL GAP验证辅导计划,共有15位农渔户通过田间生产端验证,林笃毅的祥鱻鱼业有限公司(高钲台湾鲷繁殖场)为打造台湾鲷安全、安心、健康的“品牌农业”形象,也参与了GLORIA国际产学联盟推广,并成为台湾唯一、全球第5个GLOBAL GAP验证通过的台湾鲷鱼苗繁殖场。


鱼塭包膜鱼苗顺利越冬

20 1 6 年时一股帝王级寒流重创台湾养殖渔业,为此林笃毅砸大钱,在台湾鲷鱼苗池采用鱼塭包膜技术来防寒,自此之后每年都成功抵挡寒流,让鱼苗顺利越冬。

台湾南部在寒流侵袭时间较长时也会让鱼苗受不了,而这项技术是仿效大陆“温棚”养殖。林笃毅指出,鱼塭包膜后让水温提升6到7℃,不仅能够完全抗寒,也顺带调节了种苗生产速度,在台湾鲷鱼苗需求量大时可以顺利供货。林笃毅说,搭设铁架和塑胶膜替鱼塭包膜,花费比传统的架网、帆布高出10倍以上,每公顷要百万元台币,是客制化并不断修正才得到满意的效果。

他说,一般的操作是入冬后得知将有寒流来袭才会替鱼塭包膜。台湾鲷鱼苗3、4月就培育完成要开始大量供货,但这几年气候相当极端很难预测,3、4月都可能还有寒流下来,所以会等到5月左右才会拆掉塑胶膜。虽然一开始投入成本高,每年也要花20万元台币养护,但比起室内养殖场采控温机制,起码能省下大笔电费,还能确保鱼苗顺利成长。


在经营品牌上小有成绩之余,林笃毅仍感觉到所学不足,虽然事业繁忙及近知命之年,仍抽空前往昆大企管所进修,每个星期要从嘉义到台南上课。

在念硕士班时,林笃毅论文撰写就是以“鱼苗繁殖场创新经营个案探讨--以台湾吴郭鱼为例”为题,探讨当前养殖场的经营模式。他也将硕士班学到的创意行销技巧应用在自家的乌鱼子品牌上面。

(《养鱼世界》授权刊登)



If you can't see the comments after a few seconds, try reloading the page.

Not subscribed to our magazine yet?
You can now subscribe to our magazines directly

Shortcut - 农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