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19 2023
应用生物浮床改善水质
实现永续养殖关键之一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不断恶化及过度开发引起的二次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此预防养殖对环境的破坏,保持养殖水体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业界有待解决的难题,而当中生物浮床的应用,成了实现永续养殖的关键之一。
人工水产养殖是一种简单而脆弱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水产成了主要的照顾对象,进而削弱了其他因子。
养殖业对环境的破坏
事实上,管理不当会使养殖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不顺,生态失衡,最终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和污染环境。结果就是本来欲解决人类粮食问题的方法成了破坏环境的凶手。水产养殖对环境的不断恶化及过度开发引起的二次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此预防养殖对环境的破坏,保持养殖水体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业界有待解决的难题。
综合生物修复技术
修复养殖水环境是健康生态养殖的重要关键,也是实现永续养殖的途径之一。基本上,水环境修复可分为“原位生态修复”和“异位生态修复”。原位生态修复即在原生态系统基础上进行;异位生态修复则是将污染物集中起来移出原养殖系统进行处理的方式。
专家指出,修复技术主要包括3类: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大部分养殖户常常采用综合的生物修复技术。常应用到的人工湿地、生物浮床等技术就属于综合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浮床优势
以生物浮床(Floating Treatment Wetlands)为例,亦称人工浮岛,是一种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生物浮床这种污水净化系统具备可放可收,易于拆解及组装,尚且能根据植物生长需要调整其在水体中的深度,能不受水位限制,不造成河道淤积,只占水面而不占地,效益高效,日益受到养殖户的青睐。
不过,由于该技术发展历史短,工艺研究和相关的基础研究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使它的推广受到很大限制。根据采用的原料,生物浮床可分为有机材料浮床、无机材料浮床和生物秸秆浮床。
形成生物群落改善水环境
基本上,生物浮床利用有机或合成材质作为载体漂浮于水面,并在其上种植水生植物,以形成生物群落来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水生植物通过根部的吸附作用和物种竞争相克机理,削弱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物,包括有毒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目的。
出于净化水体的植物并非生长在水底泥土中,而是以浮床作为支撑,相当于无土栽培技术,因此作为浮床的材质通常都是经得起水浸泡,若应用于海水,相关浮床还会具备耐盐蚀特性。
植物生长周期一般都较长,因此浮床原料通常能抗老化,同时具备一定的机械强度,以抵抗一定程度的风浪,促使使用寿命可较长而不致需要频频更换。
不同地带选种不同植物
另外,国外研究表明,养殖户可根据养殖地的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来筛选浮床植物。专家建议,热带地区应采用水雍菜、水葫芦、香根草等;寒带地区则以水芹菜、多花黑麦草、高羊茅等为主。
当然,不同的浮床植物在污水净化效果方面也有所差异。专家指出,以鲤、鲫这些水产为主的集约化养殖池中,生物浮床的面积占整个池塘面积的5%~10%为宜。对于习惯黑暗环境的鱼类如鲶、泥鳅、黄鳝等,则建议浮床植物覆盖面积应适当扩大,更有利这些水产生长。
为水产提供保护场所
根据栽种植物的不同可使浮床呈现美好观感,打造出景观效应,还可增加水体溶氧量,为水生动物提供隐蔽场所、产卵附着点等。此外,生物浮床还可吸引昆虫,借此成为水产的饲料来源之一。
无论如何,生物浮床和生物浮岛技术是集物理、化学及生物防治为一体的综合防治方法,能同时获得生态效益与一定经济收益,具有极佳的发展潜能,是永续养殖的关键之一。
If you can't see the comments after a few seconds, try reloading the page.